不同视觉解析“黑车”
汽车行业专家看法
为了本次的黑车专题,我们特意采访了了汽车界的一位资深分析师,贾新光老师。贾老跟汽车已经打了30多年的交道,是汽车界的“老研究儿”了,那么对于黑车现象,他是怎么看待的呢?
“黑车现象,说白了就是一个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贾老头一句话,就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接下来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下国外的管理机制,他说,美国黑车的数量是很少的,别说黑车,就是酒驾和疲劳驾驶的情况都比较少,至于原因,贾老认为应该归功于有效的治理措施,在美国,一旦发现黑车或者疲劳驾驶情况,监管部门会把更大的惩罚力度放在车辆管理部门身上,至于司机本人,驾驶记录会与个人信誉挂钩,直接影响其生活中各个方面。
不管这种管理模式适不适合中国国情,笔者都认为至少有借鉴意义。
当然除了管理方面,市场因素也是黑车问题的症结所在。很多地方因为偏僻或者其他原因,“白车”不愿“眷顾”,百姓出行需求得不到满足,黑车应运而生便也在情理之中,针对这关系百姓刚性需求的最后一公里,贾老认为可以借鉴一种‘小巴协会’的管理方式,由当地政府或者居委会将该地区符合要求的“非法”车辆组织起来,给他们合理的编制,由政府出面,使它们完成一个从灰到白的过渡,当然这种方式也需要国家大政策的支持,否则造成车辆在当地合法,却得不到大环境认可的局面就稍显窘迫了。
另外,贾老认为,突击检查、大额罚款,限时解体并不是解决黑车问题最好的办法,交通系统,作为一个服务大众的主流系统,应该形成一种收取适量管理费,并产生适当利润的良性竞争系统,而不是某些机构或者个人用来谋财的手段。
“黑车”现象何去何从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黑车问题多方讨论,却还是悬而未解的难题,执法部门绞尽脑汁,钓鱼案却引起不少争议,国家政策,打击黑车,却面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尴尬境地,黑车问题,已经成了整个社会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然黑车问题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虽然都被冠以非法运营的帽子,但实际上黑车还是应该区别对待的。
一部分黑车,因为利益作祟铤而走险,他们利用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空子,想尽手段拉拢客源,但服务质量和善后工作却远远达不到标准,严重侵害消费者的权益,更有甚者,报废车直接上路、对乘客敲诈勒索,为抢地盘,不惜搅起流血事件,对于这类黑车,我们不仅要发力打击,更要号召全国人民,对其实施封锁路线,断了其根源。
还有一部分黑车,因为合法运营门槛过高,而不得不暗处谋生,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查处的危险,与有关部门作对,针对这一部分,有关部门,或许更应该响应市场号召,考虑老百姓的刚性需求,使之能通过一定渠道,服务法制社会。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就不得不提了,那就是合法运营里面的管理费和份儿钱之说,改革开放初期,司机们没钱买车,实力雄厚的汽车公司拿出资金购买车辆,为城市交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时至今日,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运营机制是否还符合现在的发展状况,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管理机制的单一必然会引起行业垄断,这是不争的事实,而适量的供大于求可以促进良性竞争这也是市场的自然规律。针对目前的黑车状况,我只能说,政府在此时或许应该多借鉴一下国际社会可行性的发展方案,拿出一种高瞻远瞩的大姿态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公信力,使老百姓有法可依。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upta.net.cn”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upta.net.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upta.net.cn
- 从钛酸锂“逆袭” 看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三国杀”[03-29]
- 直播—“安凯美丽中国行”第四季银川站[03-29]
- 康明斯:链合全球技术资源,构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扬子江雷洪钧:大客车更适合用磷酸铁锂电池[01-30]
- 欧科佳张小平: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公共交通[01-11]
- 欧阳明高答客车网:“十三五”客车电池什么样[01-15]
- 2016百人会23位专家领导共话新能源客车[01-27]
- 谁家的车 让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