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热”的“冷”思考
2011年,伴随着客运企业逐渐认识并接受“智能管理系统”,主流客车企业的智能管理系统也纷纷登台亮相。于是,车联网随之成为了2011客车行业的搜索热词。一场“智能化”的大戏随即热闹开场。然而在“繁华”背后,客运企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如运行成本、平台兼容等诸多问题。这场轰轰烈烈的车联网“热”要想持续下去,着实需要客车企业、客运企业乃至政府部门的“冷”静思考。
从“一花独放”到“百花争艳”
2010年,海格客车G-BOS智慧运营系统率先登场,由此拉开了客车智能化的大幕。2010年,可谓中国客车业的信息化元年。客运企业开始逐渐接触并开始智能化管理实践。经历了短暂的预热期,2011年,各大客车企业方才轮番登场。4月,青年汽车在销售大会上发布了“行车宝”;5月,宇通联手中国移动、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发布了“安节通”智能运营系统;10月中通的“中联智通”运营管理系统正式上市。除此之外,金旅的“慧多星”、桂林大宇的“E-管家”、少林客车的“EMS”、亚星的“星•云”、扬子江客车的“车联网”、大金龙的智能化系统等也相继面市。从2010海格客车的“一花独放”到2011众客车企业的群芳斗艳,让客车行业全面实现智能化从遥不可及变得近在咫尺。
车联网
尽管在具体功能上有所差别,但目前各企业推出的智能管理系统在功能上主要集中在安全和节能两个方面。
作为最早尝试G-BOS产品的客运企业——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旅游服务分公司很早就尝到了车联网带来的甜头。该公司市场销售部经理王旭告诉记者,以前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工具,对于个别客车司机的违规行为,只能凭经验处理问题,而现在借助系统上的数据显示和司机行为分析功能,可以完整重现司机的驾驶行为,为公司的安全、规范运营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据。“客运企业最重视车辆的运营安全,但是这并不是经常开安全例会就能解决的。”王旭说,G-BOS系统可以帮助安全管理人员提高警惕,实现事故隐患的杜绝在前,预防在先。
在节约成本方面,各企业也有所侧重。苏州金龙和宇通的智能管理系统设有专门的油耗管理功能;少林的EMS则更侧重于对发动机的智能管理,通过准确显示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发动机故障,帮助用户早一步排除故障;桂林大宇“E管家”三大功能之首就是节约客户成本,通过后台管理平台,实时统计和分析油耗。
除此之外,安全预警、故障管理、车线管理甚至休闲娱乐等功能也被根植于各企业的智能管理系统中。科技的介入,使得客运企业的运营管理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过去粗放、滞后的管理方式正在向科学精细的方向转变。
政策导向与客户需求的双重推动
之所以中国的客车信息化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今天百花齐放的局面,政策导向无疑是幕后的有力推手。2011年4月初,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旅游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指经营者自有营运客车10辆以上、客位200个以上),以及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简称“两客一危”车辆)都需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对于已经取得道路运输证但尚未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的营运车辆,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将督促运输企业加装,并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与此呼应,交通运输部发布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两项标准。这些政策与技术标准的出台,被认为是我国推动车联网技术的良机。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把车联网列入重大专项,车联网成为了“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点,而交通运输行业实现安全、节能、绿色发展,也使得信息化成为了道路运输行业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助力。
不过,在客车企业看来,满足眼下的政府法规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从我们几年对于用户需求的调查看,客户对于智能运营管理系统的需求已经存在。客运企业提高运营效率的要求,已经从客车本身扩展至运营路线安排、驾驶员行为习惯等更全面的范围。”宇通客车副总经理王文兵解释到。
“这是市场竞争到了一定阶段的结果,从外形竞争到价格竞争再到现在的信息化竞争。未来客车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服务方案的竞争。现在客车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较高,哪个企业能够站在用户的立场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东西,这个企业在某一时段就能占据优势。”桂林大宇市场科科长石敏表示。可以说,客车信息化的蓬勃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厂家在市场竞争中寻找到的卖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厂商关注的焦点并不是服务能带来多少收益,而是通过车联网服务,更有效的管理客户关系和树立品牌形象。
未来发展还需统一标准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车联网呈现出欣欣向荣、百花齐发的局面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如同所有高速发展的新生事物一样,智能管理系统在为客运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由于技术路径、产品功能各异,各种智能化产品也给客运企业带来了管理不同平台的烦恼。
海格客车G-BOS首席工程师杜宏强此前曾表示:“现在车辆是五花八门,系统也是谁家有谁家的一套模式,客户使用不同的版本,多少会对客运公司造成一些麻烦。而且这个系统的推出现在也是非常快,所以就整个行业来讲,还是存在很多尴尬的。”
对于客运企业来说,这种尴尬不仅表现在各种系统的兼容问题上,还体现在实际运行成本和与GPS的兼容问题上。“几千块钱的安装成本我们还是能够承受的,但是后期的流量费用确实也给我们的实际运行增加了一定的成本压力。现在我们每个月仅流量费就在200元左右,算下来一年也要将近3000元。”一家客运企业的机务副总告诉记者。此外,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早已要求客运企业强制安装GPS定位系统,而很多智能管理系统本身就具有GPS定位系统的功能。这就造成了重复使用、交费的情况。不仅如此,两者不能有效兼容也给管理带来了麻烦。
车联网本身给道路运输企业管理带来的便利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使用成本偏高、平台不统一、无法与GPS兼容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势必会对客车厂商和客运企业造成伤害。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客车企业的努力,更需要客运企业、IT企业、交通信息内容运营商乃至政府有关部门的共同参与。为此,由客车网主办的第六届影响中国客车业系列活动将搭建一个各方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行业交流、媒体呼吁,促使政府主管部门统一协调,让行业有序发展,不走弯路。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upta.net.cn”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upta.net.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upta.net.cn
- 从钛酸锂“逆袭” 看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三国杀”[03-29]
- 直播—“安凯美丽中国行”第四季银川站[03-29]
- 康明斯:链合全球技术资源,构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扬子江雷洪钧:大客车更适合用磷酸铁锂电池[01-30]
- 欧科佳张小平: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公共交通[01-11]
- 欧阳明高答客车网:“十三五”客车电池什么样[01-15]
- 2016百人会23位专家领导共话新能源客车[01-27]
- 谁家的车 让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