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国庆将至。笔者走进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申龙)的康桥生产基地,并没有受到"韦帕"台风的影响,公司秩序井然,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一位正在调试的师傅告诉笔者:最近申龙的订单比较多,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生产进度。
上海申龙这个成立刚刚两年的客车企业,以超常规的速度,打破行业的一个又一个记录,被业界誉为"黑马"和日渐崛起的"新星"。笔者带着诸多疑问,走进申龙,探究快速发展的奥秘。
速度冲击规模
上海申龙自2005年9月正式运营以来,发展势头良好,创造了连续13个月增长率超过60%、当年运营当年盈利等一系列记录。根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累计销量进入行业前20强,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86%,而客车行业同期增长只有19%,申龙增长速度在业内名列前茅;1-6月份,出口位于行业第九名;1-7月份,8-9米、11-12米座位车销售累计,双双闯入前7强,引起行业高度关注,尤其是11-12米大型客车,一直是强势企业视为"身份"和实力的象征,申龙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在大型客车市场获得竞争优势,令业界人士惊叹。
据行业资深人士透露,保守估计,申龙的销售收入早已进入前15名,应在12名以内。申龙的高速增长,使行业排名一路走高,销售规模一路攀升,把申龙带入高速发展阶段,逐步进入规模化发展之路。
"精英"引领潮流
上海申龙以"传承海派文化 缔造精品客车"作为经营理念。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良好的经营机制和区位优势,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尤其是客车行业知名企业的成熟型人才。上海申龙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人才引进、培训、培养的制度和以业绩为导向、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为有能力的人才搭建展示的舞台,针对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采用在使用中培养,在培训中成长的策略。可以说,在上海申龙,只要你有能力,你就可以挑大梁,不必担心那些复杂人际关系的干扰。截至07年9月份,已经拥有本科以上学历达85人,中级职称以上达到69人,其中,硕士以上15人,高级职称18人。
这些人才分布在产品研发、营销策划、市场拓展等工作岗位,而且有一部分高级人才,由于业绩突出,表现良好,已经提拔到领导岗位,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人才梯队,有效地满足申龙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
"精细"铸就辉煌
公司的竞争最终是产品的竞争、服务的竞争。
申龙的精细管理方式已经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公司的整个生产系统涉及到营销、研发、工艺、成本、制造等各个层面,采用目标拉动,从安全、品质、效率、成本、人才培养等设定管理指标,同时根据市场反馈及现场暴露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并予以解决,其核心是杜绝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制定一系列的具体办法和规划,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申龙对将TS16949的一些质量管理要求的内容融入到精细管理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质量防火墙"系统(也称为"零缺陷防错装置"),并以此提出"追求零缺陷"、"追求第一次就做对"的质量管理理念。
上海申龙独创性地提出精细化服务理念,制定了精细化服务标准,打造申龙服务品牌。07年3月提出了"PIS"标准服务流程,就是以网络化、信息化为手段,以配件库、服务站为基础,用标准化服务程序来打造申龙的精细化服务品牌。这种服务方式整合了申龙现有的服务资源,建立了持续改进、全过程服务的机制,统一了营销和服务的有效配合思想,这样就保证申龙服务的主动性、及时性和高效性,提升了服务形象,有效地支撑了服务品牌。
愿景震撼业界
为适应上海申龙的高速发展,06年底,上海申龙二期工程--莘庄基地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工程进展顺利,08年初将正式投入运营,届时将会形成年产6000辆大型客车的产能,加之现有产能,具备了年产万台级客车的生产条件,成为上海最大、国内知名的客车制造企业。
最近上海申龙正在制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将适当控制发展速度,稳步推进,不盲目扩张,摒弃业界普遍采用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和先做大再做强的思想,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兼顾速度、规模与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力争在销售规模、效益、管理有效性等方面快速达到客车行业先进水平的行列。
我们有理由相信,上海申龙这颗"新星"必将以更加夺目的光彩闪耀于中国客车行业。
|